# 教育現場

將蓊鬱綠意引進教室裡,為台東校園設計掀起美學漣漪

-專訪永安國小賴筱琪主任

「謝謝你的訪問,讓我重新想起改造教室的幸福過程」,訪問結束後,永安國小賴筱琪主任傳了訊息過來。

台東首間入選學校,為在地校園美學掀起陣陣漣漪

這項充滿幸福感的改造案,是由教育部委託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作為台東縣第一所獲選加入計畫的學校,永安國小彷彿投進湖面的小石頭,為平靜無波的湖面上激起一陣漣漪,也讓台東縣長、教育處長主動親訪永安國小,見證改造後的美感教室,進而編列2,000萬預算,希望為更多台東學校打造「美學典範教室」。

這樣的漣漪效應,是賴筱琪參與計畫之初始料未及的。作為永安國小總務主任,賴筱琪參與計畫的初衷,其實只是想要整體性地改善老舊、功能不彰的教室而已。「其實永安國小校舍非常老舊,很多地方需要修繕及改造,但是礙於經費編列及資源分配等因素,過去校園修繕案較無法全面規劃設計,有點像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學美‧美學』卻是整體性的改造,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賴筱琪回憶。

也因為這樣,校方一看到公文後便決定申請,並鎖定由許多年級共用、卻已老舊雜亂的自然教室及美感教室。然而,台灣設計研究院與指導委員實地勘察時卻發現,永安國小教室年久失修,光是單一教室的重整,便是一場大工程。考量到預算有限,校方便決定以幼兒園到六年級學生都能使用,也會作為教師會議場所的美感教室作為改造標的。

不只改變門窗器具,更將蓊鬱綠意引進教室裡

「美感教室歷史久遠,門窗非常老舊、桌面鬆脫,教室裡雖然有收納櫃,但是東西一逕往裡頭塞,反而顯得雜亂」,賴筱琪提到,「永安國小周遭的自然環境非常優美,但是教室裡外彷彿是兩個世界。我們希望藉由這次改造案,將戶外的美帶進教室中,也透過設計思維,重新為師生建立收納邏輯。」

改造標的確立、問題意識明晰,又有校長及主任的大力支持,讓永安國小的改造案有了好的開始。沒想到,開始不久後,校方很快面臨到現實挑戰。「後來我發現,徵選的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卻沒有設計團隊來永安勘察」賴筱琪說道。原來,永安國小地處偏遠,距離台東市區尚有40分鐘左右的路程,對於北部的設計團隊而言,實在是長路迢迢。「我很心急地打給台灣設計研究院,問說:『真的沒有設計團隊過來,怎麼辦?』好在設研院的楊組長真的很幫忙,在我求救之後,竟來了十幾組設計團隊。」

而在這十幾組團隊中,最讓賴筱琪印象深刻的,非「大象設計」莫屬。「大象設計不只入校場勘,更在教室後方的木梯上坐了良久,不斷地觀察跟感受」賴筱琪說。最後,七組設計團隊中,確實是由「大象設計」從評選中脫穎而出。

而在設計團隊進場後,也開始將美感點滴注入於原先老舊凌亂的美感教室中。像是原先桌面鬆脫,使用上容易造成危險的長桌,變成了可以依需求彈性排列的桌子;原先堆放各式雜物的開放式櫃子,改為講台下方的隱型收納空間及教室旁側的矮櫃;深綠色無邊框黑板,不只呼應校園外的綠意,也讓孩子無拘無束地揮灑創意;為了將戶外的蓊鬱綠意引進室內,大象設計更將窗戶改成橫式,搭配長榻,讓孩子伏臥在窗邊便可以看到校園後方充滿綠意的生態園區⋯⋯。

優雅演繹原住民藝術,將部落文化無痕融入

然而,相較於這些硬體設計,更讓賴筱琪深受觸動的是大象設計在教室裡搭配的陳設軟裝。「我們不太希望為了呼應在地的原住民文化而刻意將部落圖騰作為視覺重點。對我們來說,部落文化應該是在空間裡以自然的方式展現,並深植進孩子們的心裡。而大象設計找到了阿美族的『領頭羊』藝術品,以及原住民用輪傘草編織的燈具,放進教室裡」,賴筱琪說道,「這些展現部落文化的藝術品,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但是『大象設計』非常用心地挖掘在地文化,再不著痕跡地融入教室中,真的讓我們很感動。」

被這樣的用心所打動的,不只是賴筱琪而已。如今,永安國小的美感教室,已經成為許多年級孩子爭相詢問老師:「我們可以去那邊上課嗎」的「各班必爭之地」;老師們也會觀察美感教室的佈置及收納邏輯,並試著應用在自己的教室裡;家長更紛紛表示,走過去看到孩子在裡面上課,就會感受到無以言說的美麗。

「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賴筱琪說道,「這樣的改造,因為校長親力親為、學校老師們鼎力支持、孩子們滿心期待,成就了一件很美的事。改變的不只是一間教室,不只改變了一間教室,更會因此影響到家長,讓設計思維進到社區、進到家裡」。2020年時,永安國小彷彿投石問路般,加入「學美‧美學」計畫;如今,這顆小石已激起陣陣漣漪,擴散到台東各校,也擴散到社區中、家庭裡。或許,未來孩子不管是在校園中或是家庭裡,都能與美感和設計不期而遇。

賴筱琪
畢業於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曾任臺東縣鹿野鄉永安國小教師兼園主任、訓導組長、總務主任、班級導師等。

Related articles

返回計畫影響力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