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現場

翻轉威權印象,讓司令台變身孩子的遊樂場

-專訪山峰華德福教育實驗國小黃錫培校長

如果說建築是生活的容器,校園就是孩子們日常的載體。而當學校的教育理念有所改變時,作為載體的校園空間,是否也能與時俱進?自從2011年,雲林古坑的山峰國小改為華德福教育實驗小學之後,這個問題始終在校長黃錫培心頭不斷縈繞。

開啟改造三部曲,讓校園成為公園

「我們進行了課程與教學的實驗,做出很多教育方式上的改變,希望學校自由開放、與自然共融;然而,我們所處的校園卻還是傳統的建築形制與校園規劃」黃錫培校長感嘆道。出於這樣的觀察,黃錫培和老師們開啟了屬於山峰華德福教育實驗國小(以下簡稱山峰國小)的校園改造三部曲:首先在運動場的紅土上種植草皮,打造不同於傳統PU跑道的「草地跑道」;也在運動場四周植樹,讓校園成為公園;最後,黃錫培的目光則停留在運動場正中央,那荒廢的司令台上。

「之前德國朋友來學校參訪時,問我:『你們學校有在訓練軍隊嗎?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司令台?』」黃錫培笑道,「其實就華德福教育的理念來說,校長不會是高高在上、在司令台上發號司令的角色,我們的司令台也因此閒置許久,逐漸荒涼。所以校園改造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便是希望從功能上改造司令台,而不只是彩繪司令台這類的美化而已」。

可惜的是,由於改造司令台這項計畫的急迫性低,若是按照一般政府經費申請慣例來看,成功申請的機率並不高。恰好此時黃錫培看到教育部委託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公文時,直覺完成校園三部曲最後也最重要的一塊拼圖就在眼前。

走訪校園與社區,將司令台變身展翅大冠鷲

如果說山峰國小是發現最後一塊拼圖的人,那麼台灣設計研究院和設計團隊「無有設計」便是幫助山峰國小,將這塊拼圖放進校園地景圖的最佳夥伴—在山峰國小提出改造需求,並成功入選「學美‧美學」計畫後,台灣設計研究院隨即邀請多組設計團隊入校踏查,最後從一眾設計團隊中脫穎而出的「無有設計」更實地走訪校園及鄰近社區,讓身心浸淫在山峰國小的自然環境裡,也側耳聆聽孩子們及社區居民對於司令台改造的想法,最後提出以當地常見的大冠鷲為意象,讓這座廢棄的司令台變身為可供師生上課、休憩的多功能風雨教室。

回憶起這段往事,在黃錫培腦海中,當時的一幕幕恍如昨日,「我們起初只是希望,改造後的司令台是一處讓孩子們願意親近,家長、老師也可以輕鬆談心的空間,對於實際上該怎麼做,卻沒有具體概念。所以我們真的很感謝台灣設計研究院幫我們選出設計團隊,也非常謝謝無有設計團隊用心地走訪校園和社區,想出以大冠鷲為改造意象。我們可以感受到,台灣設計研究院和無有設計都在這次改造案中,投注大量心血。」

而在三方確認改造構想後,無有設計團隊便開始率領工程夥伴進行改造大業:在結構上,無有設計維持司令台原有結構,並在司令台四周結合帶著大冠鷲胸前羽毛顏色的防水布料,當一片片布幔展開時,司令台便彷彿森林裡神氣活現、展翅翱翔的大冠鷲;而在司令台牆面上,無有設計更加設一片攀岩牆,讓孩子們能在學校裡嘗試「攀岩」這項當地較少人接觸過的運動項目,也希望用孩子們嬉戲時的歡聲笑語,翻轉司令台的嚴肅意象。

不只是孩子們的遊樂園,更是居民引以為豪的改變

在無有設計團隊的悉心改造下,過去無人親近的破敗司令台,如今成為孩子們體育課、遊戲課的戶外教室,也是下課時、放學後,歡笑聲不斷的遊樂場。由於山峰國小是鄰近地區唯一一所小學,社區居民多半是山峰國小校友,眼見昔日作為威權象徵的司令台,搖身一變成為孩子們攀爬玩樂的基地,更對這次改造案感到與有榮焉,甚至常帶著來訪親友到山峰國小散步遊覽,想讓客人瞧瞧這處讓在地人自豪的地方。

放眼未來,黃錫培也相信,如今在山峰國小就讀的學生和往後入學的孩子,可能腦海中再也沒有「司令台」的概念,「對他們來說,它就是一處快樂的遊樂場」。他也期待孩子們能在這樣的空間裡,發揮自己愛玩的天性,正如古坑山林裡,群樹環繞下,那一隻隻展翅翱翔的大冠鷲般,自在又自信。

黃錫培
雲林縣山峰華德福國小校長,同時也是彰化、雲林、嘉義實驗教育審議委員。著有《七大學習領域教法50招》、《e起尋寶去》等著作。

Related articles

返回計畫影響力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