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視角

三位返鄉青年,開啟家鄉小學的設計實驗

-專訪小福砌營運長孫維澤

從擁擠逼仄的練習空間到優雅舒適的管樂教室,嘉義市嘉北國小的管樂班,經歷了「學美.美學」的改造,有了全新的排練空間,也成為地方的焦點。本身是返鄉青年的小福砌設計帶領嘉義在地二代工班成為了創造這一切的幕後功臣。

加入「學美.美學」,召喚更多返鄉青年

2015年時,林璞、孫維澤、潘維倫三位夥伴,在「奔三」之際落腳嘉義,開設了非典型設計公司「小福砌」。營運長孫維澤表示,自己在嘉義出生,曾到外地求學,近年再度回到嘉義。潘維倫台北出生,「在我創業時被拐來這裡」。至於林璞則是土生土長的嘉義青年。三人成立小福砌後,除了投入建築、室內設計,也與地方創生團隊長期合作,對於地方的關心不言可喻。 

也因為這樣,從教育部委託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學美.美學」的第一年,三人便對於改造校園深感興趣,到了第二年時,看到有嘉義在地的學校被選上,更是躍躍欲試,後也成功入選,成為負責改造嘉北國小管樂教室的設計團隊。「嘉義青年外流非常嚴重,很多年輕人到外縣市讀大學之後,就留在當地了。藉由加入『學美.美學』,我們除了改造校園空間之外,也希望藉由這個機會,讓更多嘉義青年看到小福砌,發現回家鄉工作其實也不錯」。

孫維澤說:「我們在嘉義創業的這幾年,也逐漸認識一些返鄉青年、二代工班。希望藉由這次機會,把大家聚集起來,共同擾動地方文化,更將二代工班(水電、油漆、木工等專業技師)帶進校園中,帶著孩子一起動手做,讓孩子因為有了親自動手的過程,更加愛惜空間,也認識到更多專業技術的職業」。

透過討論與溝通,尋找校方、設計團隊間的平衡點

就這樣,小福砌這三人組合,帶著嘉義在地二代工班,一起進入嘉北國小。然而,原先三人構想十分美好,卻在進入校園後面臨挑戰。舉例來說,對校方而言,收納機能是空間中的關鍵,小福砌卻希望在收納功能之外,也能設計一條孩子入場後,脫鞋、放包包、拿樂器的動線,彰顯出走上台前的儀式感。「很感謝設研院作為中間角色,讓我們跟校方反覆溝通、討論,找出平衡點」。

此外,孫維澤也補充,在設計過程中,負責指導的龔書章委員,時常提醒小福砌在設計上可以更大膽一點。像是小福砌原先擔心孩子們使用不熟悉的器具時,容易受傷或是造成破壞,龔書章委員卻提醒說,大人應該在使用過程中,教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器具,而非為了避免孩子破壞設計而處處限縮。「聽完之後我們靈感大爆發,調整了很多部分,像是原先擔心孩子受傷,也怕他們破壞輪具而使用的固定式舞台就被推翻了,我們決定改用活動式舞台,並教導學生如何搬運與固定」。

期待再次加入「學美.美學」,開啟更多設計實驗

除了設計上需要對焦外,預算也是另一項挑戰。由於嘉北國小的改造規模較其他改造案更大,工程成本難免增加。「當初我們完成設計後進行估價,發現超出不少預算,一度非常擔心。幸好校方很幫忙,除了家長會的補助之外,也幫我們找到很多地板、漆料上的贊助;龔書章委員也幫忙找來地板的贊助。這些來自學校、委員的支持,真的讓我們很感謝」。 

而在小福砌、嘉北國小、設研院三方協力下,嘉北國小的管樂教室終於得以改頭換面,不只受到師生、家長好評,也成為嘉義在地的焦點。回首這樣的改造過程,孫維澤表示,攜手在地二代工班,以及帶領孩子共同參與等,都是小福砌的初次嘗試,卻也是這次改造案中,除了空間變化之外,更讓自己受到觸動之處。「經過這次的實驗後,我們未來也希望在更多設計案中,加入這樣的互動性參與」。孫維澤表示很期待有機會能再次加入「學美.美學」的計畫,與在地二代工班一起改造更多空間,開啟更多設計實驗。


孫維澤
畢業於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曾任韓岳良攝影工作室攝影師、林朝福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專案師,2015年時與夥伴共同創辦「小福砌空間設計」,現為小福砌空間設計營運長暨負責人。

Related articles

返回計畫影響力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