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計轉譯客家文化,讓美成為支撐孩子的力量
-專訪氛圍室內設計總監林英彥
孩子就是天生的創造者,當我們創造自然地貌後,孩子跑到丘陵上,就會自動地創造出千變萬化、屬於自己的遊戲。我們也相信,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在果樹的生長中看見四季,是一件很珍貴的事情。
避免形而上的意象套用,將客家文化埋藏在入口丘陵中
「幼兒的肌肉還不發達,有些大人覺得可以因應的狀態,孩子們卻可能受傷。像是我們覺得可以避開的柱角,孩子就會直直往前衝,狠狠地撞上去」,林英彥說道。「也因為這樣,政府對幼兒園的空間設計訂定相關法規,而我們則因為先前參與過幼兒園設計,在法規方面就比較有經驗」。
座落於桃園市一角,平鎮幼兒園南勢分班是「學美.美學」計畫中,唯一一所幼兒園。為此,台灣設計研究院特地邀請曾以台北市第一家企業附設幼兒園「幼橘園」設計榮獲2019 TID AWARD台灣室內設計大獎的氛圍室內設計林英彥總監參與評選並操刀,希望能翻轉平鎮幼兒園的面貌。
然而,符合幼兒園設計規範只是基本門檻,如何因地制宜,打造符合平鎮幼兒園需求的設計,才是更大的考驗。平鎮幼兒園的門口原是人車動線混雜,戶外遊戲設施也多使用制式塑膠遊具,不僅類型單一,也限制了孩童的想像力。在這次改造計畫中,園方除了希望改善上述問題外,也希望在改造的過程中,融入平鎮在地客家文化意象。因此,如何兼具機能性及文化意象,成為林英彥總監眼前的一大挑戰。
「多數人對於客家文化的想像,就是客家花布等形而上的印象。但我希望這次設計,不只是那麼直白地套用『客家印象』,而是能透過設計語彙轉化傳統的客家文化」。經過幾番思索後,林英彥靈機一動,從平鎮的「南勢」地區山坡地貌,想到早期客家人多聚居於丘陵上,而這樣的生活環境,也形塑了客家文化甚至是族群性格,因此便以「丘陵」為主題,將「客家文化」深深地埋藏在設計中,也隱隱以小丘寄寓緩慢累積、一起成長的意象。
以自然為師,讓孩子發揮創造的本能
從「丘陵」概念出發,林英彥重新規劃入園動線,並移開廣場上的制式塑膠遊具,以起伏的小丘取而代之,並在小丘上種植一株株果樹。「大人們有自己定義的『遊樂場』,但我們相信,遊戲不是那麼狹隘的事情。畢竟,孩子就是天生的創造者,當我們創造自然地貌後,孩子跑到丘陵上,就會自動地創造出千變萬化、屬於自己的遊戲。我們也相信,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在果樹的生長中看見四季,是一件很珍貴的事情。」
如今回顧改造過程,林英彥表示,不同於一般由業主與設計團隊兩端組成的設計案,教育部委託設研院執行的「學美.美學」,加入了設研院及指導委員作為中間角色,維持園方與設計團隊間的平衡,讓三者間形成良好的「三角關係」,對於這次改造計畫順利進行,可說是起了關鍵作用。
不只如此,林英彥也分享到,在這次改造過程中,透過與園方的互動,讓她有了意料之外的感受。像是在改造之初,很多老師會說自己對美「沒有感覺」,也對制式遊具習以為常,但是當移開遊具、丘陵進場的時候,卻可以看到他們如何受到眼前的景物所感動。
「我也深深記得,園長曾跟我們說,就讀平鎮幼兒園的孩子裡,有些來自弱勢家庭。他想藉由『學美.美學』,讓這些孩子在年幼時就感受到美的支持,希望這樣的美好,能成為未來他們面臨挫折或困難時,支撐他們的力量」,林英彥說道,「我相信,參與『學美.美學』的校長、園長、老師,都是很有心的人。也因為他們的有心,讓改造不只是空間變化,更在過程中,被彼此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