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國中 李舲 + 曾韋翔建築師事務所

新北市自強國中|晤.語

新北市 | 生活教育
「真正的連結在於能夠在彼此之間建立理解和共鳴。」
“ True connection lies in the ability to establish understanding and resonance between one another. ” — Susan Johnson


自強國中警衛室不但是進入校園的第一道門面,更是學校綠色廊道的起點。小小的16坪空間,乘載了許多校內外、有形無形的交流,從人員進出的安全檢查、學生與家長傳遞物品及接送的等待地、社區居民捐贈物資的集散地、包裹及公文遞送的轉運點、教師與家長短暫晤談的空間…等,讓全校最小的一個空間單元肩負起有溫度且厚實的迎賓及中介角色。但也因為歷時悠久、扛了太多的工作任務,使得警衛室內外,都顯得晦暗雜亂。

打破再重整,定義空間功能,重塑建築與空間樣貌!

改造的第一步,就是先整理動線,以儲物櫃將空間一分為二,明確劃分公私領域,警衛值勤區、親師晤談區以及私人儲藏間各自都有了專屬的機能定位。第二步,將親師晤談區的座位轉向45度角,打造一個具獨立、包覆感的對談空間,軟化短暫晤談的氛圍。至於警衛值勤區,移除不符人體工學的家具配置,重新調整窗台及桌椅高度,並將繁雜的管線、設備加以整理收納,打造清爽且具有儀式感的警衛辦公空間。

最後,在建築外觀的部分,移除經年累月疊加的功能及設施,讓建築物回歸原始、乾淨的外貌,僅重新打造半圓弧造型的美感雨遮,與建築之外觀相互呼應,呈現畫龍點睛之效。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移除了禁錮空間的鐵窗,讓校園內美好的綠意引入室內,讓自強國中的警衛室真正串聯起山景及林蔭大道,讓在這裡短暫交會的人事物,也能享有片刻的美好。

設計方法解析

  1. 重新梳理使用者需求,並賦予空間明確之功能定位並使其和諧相容。

  2. 針對後疫情時代所發展出的親師短暫會談功能,設定合適之空間與家具。

  3. 減少並整合外立面繁雜之資訊張貼與功能設施,重塑清爽外觀。

  4. 拆除視覺違合之加蓋屋頂,重新處理防水工程,並新設具視覺美感之雨遮。

  5. 拆除鐵窗,重現半圓型建物外觀之柔和形象。

合作團隊

指導顧問|趙璽

設計統籌|曾韋翔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專案|李舲

學校團隊|鄭建立校長李宜茜教務主任、蔡世貞總務主任、曾楚涵組長、周義傑老師

施工團隊|麗斯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歡迎學校參考空間改造案例,惟若要應用或複製,請先與本院聯絡授權相關事宜

聯絡信箱: dmoc@tdr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