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三十年的樣貌,為禮堂迎進東台灣的明媚風光
-專訪富山國際教育實驗小學廖偉民校長
「對我們來說,美感不該只存在於單一空間,更應落實在校園中的每個角落,像是富山國際教育實驗小學(以下簡稱富山實小)連洗手間也是美的,甚至有古典音樂流瀉。也因為這樣的理念,我們過去從未申請單一空間改造計畫,『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是我們的第一次」。富山實小廖偉民校長說道。
發現不同既往的設計邏輯,開啟「學美」的契機
這樣的改造初體驗,源於某次網路搜尋時的因緣際會。廖偉民回憶,由於前幾年富山實小陸續經歷校門、洗手間修繕工程,他也在工程施作前特意上網搜尋校園改造案例,希望能為富山實小的校園改造注入新意。「我在搜尋時看到一些校園改造案例,發現這些空間都表現出不同既往的設計邏輯,便特別查看這些案例源於哪裡。知道他們都隸屬於『學美.美學』後,才想說富山實小也可以來申請」。
在此之際,廖偉民也想到,全校師生最常使用的地方非活動禮堂莫屬,舉凡雨天授課、全校研習、外賓來訪、國際交流及畢業典禮等大小活動都在此發生。然而,過去校方為了阻擋西太平洋的強烈海風,特意在禮堂外頭加裝防颱板,它們阻擋了強風卻也導致室內採光不佳。不只如此,經過長期使用後,活動禮堂中更堆放雜物、設置隔間,讓整體空間顯得陰暗閉塞。也因此,如何讓這個師生最常使用的空間更為開闊,並表現出富山實小的特色,便是廖偉民希望在這次改造中達成的任務。
打開三十年老禮堂,迎進東台灣的大好青空與朗朗日光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廖偉民、指導本案的李尉郎委員(現任台藝大助教)、設研院、春福設計團隊四方討論後,決定清除空間裡的雜物與輕隔間、拆除天花板的輕鋼架,並加裝如同海浪般起伏的燈管,讓整體空間更為寬闊通透,也以燈管線條呼應富山實小臨海的地理條件。另一方面,春福設計團隊也以帶有白色窄窗框的大片玻璃窗取代老鋁窗,引進窗外的朗朗日光,也讓身處室內的師生與外賓,舉目所見便是窗外的如茵綠草與東台灣的大好青空。
而在色彩方面,春福設計團隊則在四方激盪下,以黑、白、黃三色貫穿整體空間,像是白色窗框讓整體視覺更為乾淨齊整;教學用的電視牆則以黑色為主調,點綴局部黃色,象徵學校如同陽光般照拂每位孩子。「在改造之後,孩子們告訴我,他們覺得活動禮堂是全校最美的地方,很喜歡到這裡上課。我們後來也在這裡舉辦古典音樂會,讓孩子們在『美學』的空間裡『學美』。」
不只是視覺之美,更讓美感提升到教育的層次
除了視覺上的美感之外,廖偉民也強調,教學空間的改造,終需回歸教育價值。「像是在這次改造計畫中,我們讓不敷使用的禮堂,化身為可以孩子們可以自由分組活動、聆聽表演的場地,真正有助於實驗小學的教學需求」,廖偉民說道,「對我來說,如何在有限的預算上,花錢花得有價值、讓美感提升到教育的層次,便是這次改造計畫裡最珍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