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現場

用設計翻轉校園,以改造空間連結生活美學教育

-專訪基隆市中山國小校長劉汶琪、總務主任王雁音

「中山國小環境優美且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具熱忱的老師,我來到這裡後,思考自己在兩年半內便將屆齡退休,在有限時間能為這所面臨裁併危機的學校做些什麼。由於我曾任國小藝術領域總召,發現這所學校美感教育有待提升,便希望透過美學實踐計畫凝聚師生共學,一起翻轉校園。」基隆市中山國小校長劉汶琪回憶起參與「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的契機,感性地說道。

為面臨裁併危機的校園,帶來改變的可能性

 原來,中山國小座落於基隆國際港周邊的龍鳳山山腰,地處偏遠再加上少子化危機,讓這所有著86年歷史的小學,屢屢面臨裁併危機。儘管學生人數日益減少、建物老舊,劉汶琪校長赴任時,卻發現校內老師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依舊懷抱著教育初心,希望能盡力照顧身處偏鄉弱勢的孩子。

 這樣的溫暖氛圍深深打動校長,也讓她更想透過校內環境空間改造,逐步翻轉老舊校園。而老舊、鐵窗林立的師生餐廳顯然是最需立即著手之處。「這間餐廳近學校大門,既是學校門面,也是師生用餐的地方;而在放學之後,這裡也會作為『夜光天使班』的教室,在這裡獲得妥善照顧。但這間餐廳是由廢棄廚房改造而成,天花板斑駁掉落、設施也陽春過時,因此很希望可以藉由『學美・美學』計畫,讓這裡有所不同」。

不只改變餐廳設計,更連結生活美學教育

 而在校長、主任、老師、台灣設計研究院及設計團隊「樸山建築師事務所+趙志元建築師事務所」傾力合作下,原先破舊的師生餐廳轉身名為「山中好蒔光」的食育空間。「在這間食育教室,教學上多採分組進行,『夜光天使班』的孩子們每晚更會從各班教室來到這裡用餐、自習。所以我們請設計團隊設計可移動桌椅及讓孩子置放外套、書包的收納空間,讓這裡更符合孩子的需求。」中山國小總務主任王雁音說道。在此,設計團隊在牆上漆上象徵基隆的海口藍、整合機電設備的收納區域,並搭設以固定式中島及可移動桌面組成的料理區工作檯面,再放入可自由組合的模組化桌椅,讓過去殘破的空間變成設施齊備、氛圍柔和的場域。

 在改造期間,劉汶琪也發現,從全校師生、家長到社區居民,無不時刻關注,大家對這裡都充滿期待。「我們在這裡結合食農、食育及生活美學等多元課程,並希望讓社區家長也能共享共學。我們的課程設計從低年級孩子如何洗、切蔬果、清洗碗盤、歸位放置,到中年級學生認識在地食材、簡易烹煮,而後高年級孩子學習烹調美食、低碳飲食,並了解永續食農概念,也以此延伸到擺盤藝術美感、西餐禮儀等生活教育,最後更讓六年級學生在此進行畢業感恩餐會。我相信,生活在充滿美感的空間,孩子的行為也會有所改變,並從中學習如何維護美感生活場域」。

 除了期待以空間改造帶動生活美學教育,劉汶琪校長也期盼未來沉浸在美學空間六年畢業的孩子都能在「山中好蒔光」舉辦畢業感恩餐會,不僅為六年休業完美作結,也在透過設計思考翻轉後的空間內,感受到「山中好蒔光」的生活美感,帶著幸福的學習記憶與美學素養,走向美好人生。

劉汶琪、王雁音
劉汶琪畢業於台北師範專科學校、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博士,曾任基隆國小藝術領域輔團總召、仙洞國小、中和國小校長,現為中山國小校長。王雁音畢業於新竹師範專科學校、新竹師範學院、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文學碩士,曾任中山國小啟學、註冊、學務組長,現為總務主任。

Related articles

返回計畫影響力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