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現場

🏫「走進・學美」系列座談活動 ⎯⎯ 圓滿落幕 💫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
—希臘哲學家 蘇格拉底(Socrates)


✏ 教育不應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而應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

時至今日的教學現場,技術與創新工具的加入讓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例如: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專題式學習(PBL)等模式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數位科技的應用,例如:虛擬實境(VR)和人工智慧(AI)輔助教學,更是為教育創造了無限可能。

 11月「學美・美學」舉辦兩場系列座談活動,透過第一場座談活動我們將了解教案設計與教學空間進行突破性的結合,並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創造力;第二場座談活動將探討如何顛覆過去被動的教學模式,將創新思維融入教學現場,引導學生成為主動的創造者與思考者,學校不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而是培育好奇心與批判性思維的催化場域。

 【系列座談1:教案創新 ft. 空間革命】

第一場座談活動由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協同主持人、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凌天助理教授主持,協同三組參與學美・美學5.0學校與設計團隊進行分享,分別是雲林縣華南實小 ft. 林子文建築師事務所澎湖縣澎南國中 ft. 所在建築嘉義縣民和國中 ft. 群作築耕。師長們分享學校發展出豐富且新穎的教學課程,卻面臨到空間不適用且師生們將就使用的教學現況;設計團隊們需打破教學現場的既定印象及設計框架,重新聆聽師生需求、觀察教學現場困難點,提出適合師生們的教學空間,除滿足教學現況外,亦可提供師生們未來更多教學發展的可能。

凌天老師分享:「過去學習環境中老師授課方式與教室空間配置都是被安排好的;108課綱上路教學不再是講授,而是涵蓋更多方式,如:討論、對話、表演、輔導…等不同形式。多元教學空間須要設計師加入創造新的教學環境,透過教學與空間改變讓焦點回到孩子的創作與活動上。」 

#山野課教會我們的事|雲林縣華南實小 ft. 林子文建築師事務所

雲林古坑的華南實小,以「戶外教育」為主題發展校內特色課程,並以「學習要從生活中開始,在生活中實踐,在生活中延續」為核心理念,將山野淬鍊、走讀踏查、服務旅行及公民參與等內容,貫徹於四季課程之中,然而多元又精彩豐富的課程內容極需能相對應的學習環境。

設計團隊以「想法放大室」為設計理念,以移動式的白板車作為主角,在空間裡形成由小至大的「版面」,讓學生在可以藉由小型的版面(單一白板車)進行個人思考,延伸至中型版面(2-4台白板車)作為分組討論的載體,最後再進入大型版面(整合至教室全牆面)的發表活動,彈性多變的版面提供學生在課程內不斷地進行表達、溝通及反饋的學習模式,實踐PBL課程的核心價值與精神。

雲林縣華南實小改造前後影片

#向菊島學美感|澎湖縣澎南國中 ft. 所在建築

教室位於靠近校門口教學大樓的轉角,是一個進入學校後必經的地方。改造前孩子的創作都是依靠著走廊牆壁或趴在地板上進行或運用其他學校空教室,上述教學現況無法滿足澎南國中極具在地特色的國際化美感教育課程,因此師生們非常期待能有一個全新的美感基地。

從室外到室內,設計師採取了一個不同於以往、非常大膽的嘗試。將教室前方、全校出入頻繁的轉角設為學校動線的節點,在這個節點上規劃展示空間,讓美感課程的精選作品能夠在這裡被大家看見。上方的天花則以「釣竿」的意象,以方管的形式從外部走廊延伸到教室內。教室前後的兩側入口牆面及窗戶,覆蓋上透光漁網布簾,讓海島的光柔和均值地灑進教室內。教室內的大型圓桌「浮球平台」,是作品展示也是交流討論的小平台,沿牆面圍繞出一個向外發散的工作桌面,不刻意地劃分座位,讓教學或分組模式能夠更彈性、隨意地在這裡發生。依教學需求規劃的複合式收納櫃,除了協助熱師妥善整理教具外,前方所安裝的大面投影式白板,亦能協助老師教學。

澎湖縣澎南國中改造前後影片

#走進部落的科學教育與設計|嘉義縣民和國中 ft. 群作築耕

作為嘉義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民和國中期待打造出「全民原教」精神的基地。結合自然、國文及社會等領域的教師進行跨域共備,將原住民族議題融入相關教材教法,其中更以原住民族科學實驗屢獲全國中小學科展的各大獎項。

擷取山與自然的元素並融入空間中。以三角形作為空間基本的型態單元,除了象徵著環抱山林的意象外,也作為鄒族傳統的符號語彙代表。三角形的造型自側牆由燈槽延伸至另一側的系統櫃,貫穿教室的東西向。材料的部分,除了在牆面使用樂土灰泥外,教室內的櫃體皆使用原色的木料、金屬件進行搭建,以呼應自然、無修飾的質樸風格。

南投縣民和國中改造前後影片

【系列座談2:破框—學習現場的未來想像】

第二場座談活動由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龔書章教授主持,四位講者觀點分享,分別是臺灣吧(Taiwan Bar) 蕭宇辰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非常態空間製作所于沛廷總監,淡江大學建築系黃奕智副教授,台大城鄉所康旻杰副教授兼所長。此場講座為「破框—學習現場的未來想像」希冀藉由不同領域專家分享過去打破舊有框架經驗,激發與營造學習環境更多不一樣的可能。

 龔書章老師詳細分享參與「學美・美學」四年指導的改造案例,老師說:「教學空間漂亮是基本的,對使用者有用才是空間設計的核心。倘若未來空間的主導權在老師與學生,再由設計師實踐設計規劃,那教學空間會變成什麼樣子?」

 # 數位時代下的教育樣貌

蕭宇辰執行長分享數位學習工具可解決教學現場師資缺乏的困境,除避免老師疲於奔命備課外,可有更多心力照顧每位學生。而現今階段教學時間為一節課45-50分鐘,這是無改變的現況而這樣的時間架構對於互動實作課程來說時間太短;對於單向式的講授時間又太長。當我們無法改變這個現況,又需要單向式講授時,建議課程設計可將45分鐘拆分為3個15分鐘進行段落重點的課程規劃。

日新月異的教學環境,未來的教材內容設計除學科本身外,需要融入傳播媒體技巧、結合行銷受眾的概念雜揉成知識傳遞新的模組。

# 非常空間製作所落地改造案例分享

我們人生有12-20年的時間在學校中度過,你印象中的教室是什麼模樣?

于沛廷總監分享過去他曾經手的校園案例,其中以參與學美・美學2.0 的新北市新泰國中改造美感實驗室為例:試著嘗試「不同」的方式設計教學空間,美感實驗室地板以測線描繪黃金比例並融入CMYK四色做為教室核心的視覺焦點;學美・美學4.0新北市光仁中學改造光音共振場,運用布幕做空間切割同時它們也具備了吸音與遮光的效果、透過階梯設計大膽打破舊有的空間格局,重新梳理教室的多功機能。

藉由校園改造空間案例的分享,傳遞我們「教室空間的使用開始更多元並持續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訊息,也因爲空間改變讓教學現場第一線人員對於活動規劃有更多想像。

# 以體驗與實用為主要核心的教育哲學

黃奕智副教授分享淡江大學建築系師生到宜蘭縣岳明國民中小學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計畫」藉由大手牽小手概念,大學生們運用所學專業與知識引導小學生們思考(使用者)對於基地改造的想像與實際操作並透過真實空間的設計需求與問題讓設計者擁有實踐與檢核。

黃奕智分享:「建築師不是英雄,所有能成就環境的人都是英雄,我們能彼此貢獻自己的專業讓世界變得更好一點。」

# 空間設計與公共藝術的同異

康旻杰副教授分享梵谷、莫內、羅丹的作品在當時時代背景下大無用,經過百年無用之用又足以感動千百萬人。設計師往往從使用者需求思考設計規劃,而我們可藉由參與式設計過程與美學設計取得平衡。

分享公共藝術駐校創作案例:臺大藏珍閣為藝術家鄧肯•蒙弗特(Duncan Mountford)與臺大學生策展合作,將各系所研究完書籍、白老鼠…等,搜集在藏珍閣中,團隊定期也會去各系所搜集不同的素材;藝術家侯淑姿與五十位建成國中學生以「快樂是什麼? What is happiness?」為題共同進行課程與空間創作。為什麼我們認為課程一定是要在教室中正襟危坐的進行,倘若今天有藝術家願意主動進入校園與學校共創不同課程,那會是很不一樣的教學環境,也因為這樣才能促進美學體驗讓學生的學習有不一樣的未來想像。

透過座談活動現場熱烈討論,希冀能啟發參與者在教學的思考與實踐,共同為孩子們打造更多元、自由並具有啟發性的校園場景。



Related articles

返回計畫影響力列表